研究团队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IVD排名前3,涉及7000份报告!

分类: 医疗资讯中心 行业动态 0

259090b06ae1014a34a8be1405a707b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78d0d32d1f563ec070bdb1bb04783239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接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94.62万份,报告数量质量持续提升。

b85634220ffffb1f6eda3968170ee7e9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tp=webp.webp


2024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收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所有类别。《报告》显示,2024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五的分类目录为:14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07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22临床检验器械,08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09物理治疗器械。

从医疗器械结构特征来看,2024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收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涉及有源医疗器械的报告27.60万份,占报告总数的29.17%;涉及无源医疗器械的报告61.78万份,占报告总数的65.29%涉及体外诊断试剂的报告0.70万份,占报告总数的0.74%;未填写医疗器械结构特征的报告4.54万份,占报告总数的4.80%。

310aa897392a38e3f03f753960142dca_640_wx_fmt=jpeg&wxfrom=5&tp=webp&wx_lazy=1.webp

总体而言,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坚持“科学评价为基础、风险管理为主线、服务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完善医疗器械警戒制度体系建设,不断理顺监测体系工作机制,积极提升技术培训质效,深入探索监测评价新方法,全面增强风险发现和处置能力,为提高医疗器械监管水平、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4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和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稳步提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94.62万份,比上年增加9.11%;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671份,比上年增加9.11%。


需注意的是,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增多,并非说明医疗器械安全水平下降,而是意味着监管部门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对医疗器械的风险更了解,风险更可控,对医疗器械的评价更加有依据,监管决策更加准确。同样,在医疗实践中,能及时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加以避免,也是保证患者用械安全的重要措施。


鸿盟医学

医疗器械全球注册咨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GMP/QSR)、医疗器械可用性研究、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众多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机构

微信号:hom_medical、18018710006 联系电话:18018716006


b72d9b62613964d792d677f0ac0334e4_640_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webp               7f48e9b76e99b4f5ff072f74ae1e762b_640_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webp                

扫描以上二维码添加微信,拉您进医疗器械交流群


d070eae66e6dbb188927fc4c8a32d681_640_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webp

 

 

 

 

上一篇: 宜春市市场监管局通报6起医疗器械违法典型案例 下一篇: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将再调整,现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