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马来西亚医疗器械管理局(MDA)的一则公告,让所有布局东南亚市场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沸腾了——全球首个国家级医疗器械监管互认计划来了! 中马两国将于7月30日正式启动“医疗器械监管互认 programme”,中国医疗器械凭NMPA认证可通过马来西亚“验证通道”30个工作日极速获批,而马来西亚IVD产品也可经中国“绿色通道”60个工作日准入中国市场。
这不是简单的“审批提速”,而是中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首次获得发达国家市场的全面认可,更是企业出海东南亚的“红利门票”!
一、核心政策拆解:双向互认,直击企业出海痛点
此次互认计划的核心,是**“彼此认可对方的 pre-market 审批决定”**,直接解决了企业最头疼的“重复检测、重复临床、审批周期长”问题:
方向 | 通道名称 | 审批时限 | 适用产品 | 关键优势 |
中国→马来西亚 | 验证通道 | 30个工作日 | 所有持有NMPA认证的医疗器械 | 免临床评价、免重复检测、原样通关 |
马来西亚→中国 | 绿色通道 | 60个工作日 | 马来西亚MDA认证的IVD产品 | 接受东盟临床数据、免中国临床试验 |
划重点:
•中国企业的产品只要符合NMPA要求,无需任何改动即可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审批时限从常规的6个月压缩至30天,相当于“一键加速”;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枢纽,其认证可辐射印尼、泰国、菲律宾等6亿人口市场,一张证打穿东南亚!
二、为什么说这是“出海诺曼底时刻”?
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此次互认计划的意义远不止“进马来西亚”,更是打通国际市场的“关键跳板”:
1. 东盟市场的“入场券”:辐射6亿人口
马来西亚是东盟的“监管枢纽”,其MDA认证符合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标准,受印尼、泰国等国认可。企业通过马来西亚进入东南亚,相当于用最低成本拿下最大市场。
2. 国际监管的“信用背书”:加速转战欧美
MDA的认证受欧美监管部门认可,企业通过马来西亚市场的验证,可一键转报欧美市场,节省大量重复合规成本。比如,蓝帆医疗的球囊导管通过马来西亚市场的临床数据,快速进入欧洲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
3. 成本与效率的“双优选择”:比新加坡低30%
马来西亚的生产成本比新加坡低30%,英语环境沟通零障碍,且拥有成熟的物流网络。企业在马来西亚建立区域总部,可兼顾生产、研发与市场拓展,成为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三、企业行动指南:抢占首班车红利,你需要做这些!
7月30日0点,马来西亚MDA官网(portal.mda.gov.my)将开放提交入口。要抢占首班车,企业需紧急备齐以下文件:
1.NMPA批件(中英双语):确保内容与中文批件完全一致,无任何差异;
2.ISO 13485英文质量手册:需包含英文版本的质量体系文件;
3.一页A4英文产品技术摘要:突出产品的临床数据、风险分析与创新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清核心价值;
4.其他辅助文件:如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中英双语)。
注意:产品需与NMPA批件“像素级一致”,任何微小改动(如包装、规格)均会导致退回!
四、竞争预警:国内IVD企业需警惕“新对手”
此次互认计划对国内IVD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马来西亚IVD产品通过60天绿色通道+豁免中国临床试验,将快速抢占中国市场;
•国内IVD企业需加速技术升级(如深耕基层医疗、专科检测)或差异化竞争(如AI辅助诊断、POCT设备),应对东南亚企业的冲击。
五、中国医械出海的“黄金窗口”,你准备好了吗?
此次中马互认计划,是中国医疗器械出海的“历史性转折点”。它不仅解决了企业“出海难”的问题,更让中国监管体系获得了国际认可。对于企业而言,抓住这个窗口,就是抓住未来5年的东南亚市场红利。
作为专业的CRO医疗器械全球注册与临床试验服务公司,我们建议企业:
•立即筛选产品:优先选择有效期内的NMPAⅢ类植入器械、Ⅱ类有源设备(如心脏支架、呼吸机);
•寻求专业支持:我们可帮助企业准备英文文件、审核差异点、跟进审批进度,确保“一次性通过”;
•布局区域市场:通过马来西亚市场的验证,快速拓展东南亚其他国家,成为区域龙头。
7月30日,历史性的时刻即将到来。如有马来西亚注册等需求,欢迎垂询!
鸿盟医学
医疗器械全球注册咨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GMP/QSR)、医疗器械可用性研究、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众多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机构
微信号:hom_medical、18018710006 联系电话:18018716006
扫描以上二维码添加微信,拉您进医疗器械交流群